在谈判结束后,双方起草了关于跨国口岸合作的议定书以及一份旨在提升其效率的 2026 - 2030 年行动计划。文件由俄罗斯铁路公司(RZD)第一副总经理谢尔盖·帕夫洛夫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KTZ)生产流程管理董事包尔然·乌任巴萨罗夫签署。
该计划明确了在货运量增加的背景下,加快跨国口岸发展的联合步骤和时间表。根据谢尔盖·帕夫洛夫的介绍,今年前八个月,经由俄哈边境口岸运输的货物总量达 6180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 4.5%。他说:“7 月和 8 月的列车交接表现出积极态势:7 月 27 日交接 75 列,7 月 28 日为 77 列,7 月 29 日为 74 列,8 月 3 日为 76 列。在俄哈口岸,单日交接列车达到 77 列的纪录,相较于常态 75 列,是一次绝对的突破。”
跨境运输量的提升将成为近期优先任务。今年,随着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莫因特区段第二条线路的建成,该目标将得到推动。一旦该区段投入运行,经由俄哈边境口岸的货运列车交接量将提升至每天 85 对。
这一问题此前已在 7 月 21 日于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奥列格·别洛泽罗夫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董事长塔尔加特·阿尔德别尔格诺夫的工作会晤中讨论。双方一致将“南北国际交通走廊”(ITC)东线的发展列为重点。
里海战略研究所的亚历山大·卡拉瓦耶夫指出,今天经过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 ITC 东段,因地缘政治变化而获得了战略意义。“对俄罗斯而言,哈萨克斯坦提供了通往中亚的过境门户;而对哈萨克斯坦来说,与俄罗斯在交通领域的合作,则通过南北走廊连接伏尔加中游、俄罗斯中部以及南乌拉尔的工业中心。”该专家解释道。
目前,东线每年承担 600 万吨货物运输。根据去年夏天在阿克套举行的首届“南北运输贸易与出口论坛”上的介绍,这一运力预计将在 2027 年达到 1000 万吨,并在 2030 年提升至 2000 万吨。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升级,包括铁路线路现代化改造、增设第二条轨道、安装自动化信号系统,以及扩建口岸设施。哈萨克斯坦副总理谢里克·朱曼加林宣布,计划为这些改造投入 19 亿美元。
谢尔盖·帕夫洛夫总结道:“我们始终能够找到共同点,而此次在远东举行的联合工作组会议也不例外。” 下一次双边会议定于 2026 年上半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德米特里·科普捷夫,娜塔莉娅·库兹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