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经这些口岸运输的货物以出口为主,总量为1590万吨。根据俄罗斯铁路公司新闻处的消息,这一数字比去年1月至5月的出口量增长了1.9%。
出口货物中,煤炭占据传统上的主要份额,达到36.2%,出口量超过700万吨。其他主要出口商品包括:铁矿石(360万吨,同比增长22.1%)、纸张(160万吨,同比增长21.4%)、化肥(97.8万吨,同比增长2.2倍)、化工产品(57.4万吨,同比增长21.5%)、有色金属(51.5万吨,同比增长1.8倍)、以及石油类货物(41.7万吨,同比增长1.4倍)。
基础设施发挥效能
从运输货物的体量来看,俄罗斯联邦的外贝加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满洲里口岸的运输量居首。通过该口岸出口的货物总量达860万吨,同比增长1.2%。据俄罗斯联邦政府所属财政大学一般与项目管理系副教授Elena Ganshina介绍,该口岸是俄中边境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口岸之一,可实现出口和进口货物流动的高效衔接,延误最少。
Finam Management的首席专家Dmitry Baranov指出,该口岸实行24小时运作,也是运输量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
位于格罗捷科沃(俄罗斯)—绥芬河(中国)和Nizhneleninskoye(俄罗斯)—同江(中国)的口岸也记录到同比平均12%的出口增长率。相比之下,位于Kamyshovaya(俄罗斯)—珲春(中国)的口岸出口量则下降了35.2%。
进口预测
Elena Ganshina指出,中国正日益成为俄罗斯的主要技术供应国,涵盖汽车、拖拉机、工业设备等领域,以及智能手机、电脑、家电等消费品。
她强调,“仅在2025年1月至4月期间,通过外贝加尔口岸进口的技术类产品总值就已超过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8%。”
Elena Ganshina表示,俄罗斯消费者活动的放缓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增长速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消费者市场已被大量中国产品(包括汽车)填满,而这些产品曾经是进口中占比极大的部分。
Dmitry Baranov指出,2025年下半年通过俄中边境口岸的货运量有望进一步增加。他解释说,这一趋势是由俄中贸易增长、现有运输线路高频使用,以及口岸设施持续现代化和扩建所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