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中俄跨境铁路运输总量达 2,040 万吨,同比增长 0.9%。
出口运输量达到 1,920 万吨,同比增长 1.9%。其中,尼任列宁斯科耶—同江口岸表现最为突出,货运量达 310 万吨,同比增长 15.5%;而满洲里—扎拜卡尔斯克口岸仍是最繁忙的口岸,货运量达 1,010 万吨,同比增长 0.2%;格罗杰科沃—绥芬河口岸出口量达 450 万吨,同比增长 8.6%。
多个出口品类在上半年表现亮眼:铁矿石增长 20% 至 440 万吨;纸张增长 19.3% 至 190 万吨;化肥激增 2.4 倍至 110 万吨;化工品增长 19.5% 至 66.6 万吨;有色金属增长 1.8 倍至 60.7 万吨;石油制品增长 1.6 倍至 52.4 万吨。
唯一表现不佳的是珲春—卡梅绍瓦亚口岸,货运量同比下降 26.4% 至 130 万吨。不过 7 月份已有回升迹象,截至 5 月时跌幅曾达到 35.2%。
煤炭几乎占据了珲春—卡梅绍瓦亚口岸全部的出口份额。
据 NEFT Research 的亚历山大·科托夫对Gudok透露,俄罗斯对华煤炭运输量正在下降,2025 年 6 月的交付量同比下降 17%,至 800 万吨。中国火电需求疲软以及燃料供应过剩是导致下滑的主要原因。NEFT Research 预计2025 年俄罗斯对华煤炭出口量将降至 9,000 万吨,低于去年的 9,510 万吨。
与此同时,经铁路口岸的进口流量也在下降。受冲击最明显的是集装箱运输板块。俄罗斯铁路公司副总经理、中央运输调度局局长——米哈伊尔·格拉兹科夫在 7 月底的简报会上谈及了这一趋势。
俄罗斯财政金融大学(隶属于政府)的一般与项目管理讲师——伊琳娜·拉津基娜解释说:“央行的经济降温措施抑制了商业活动。高昂的信贷成本使进口商无法为其业务融资,而企业自身也缺乏足够的内部资源。”她同时指出,来自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正在走弱。
拉津基娜补充道:“这些因素表明当前趋势短期内不会逆转。最好的、也是相当可能的情况,是负面动能停止,我们在新的宏观经济均衡水平上实现稳定。”
德米特里·科普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