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description

俄罗斯与印度:

为兄弟般的友谊带来交通与物流的新维度

image description

我们与马拉特·泽姆巴托夫(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俄阿曼商务理事会成员、金砖国家交通专家)讨论了俄罗斯与印度在“北方海航道”和“南北国际运输走廊”上的合作潜力:


photo_2025-08-21_18-43-32.jpg

老一辈人还记得那句印俄——兄弟兄弟,这标志着在印度独立初期,我们两国之间兄弟般情谊的开端。

鉴于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性日益加剧,两国共同展望同向未来的承诺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交通与物流的联合发展方面。2025820日至21日的相关事件凸显了俄印在交通领域合作的战略方向。

8月20日,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在第26届俄印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上发表,宣布双方将共同推动21世纪两条关键运输走廊的发展——“北方海航道”和“南北国际运输走廊”。他表示如果没有“可靠的物流路线和创新的集装箱服务”,加强贸易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些表态与此前俄罗斯政府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EAEU)与印度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的倡议高度一致。该协议旨在降低商品流通壁垒并加快流转速度。在政治层面,这一倡议得到了外交努力的支撑。今天(8月21日),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相信在今年年底前有望组织俄罗斯总统对印度的访问。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维战略逐渐成型:来自领导人的政治背书、制度性协议(EAEU–印度)以及具体项目——北方海航道与南北运输走廊。

南北运输走廊空间2000年协议到印度制造

需要指出的是,南北运输走廊协议早在2000年9月12日由俄罗斯、伊朗和印度签署。该协议于2022年3月在俄罗斯获得批准。目前,共有12个国家参与这一项目,其主要由三条路线组成:西线(经阿塞拜疆)、东线(经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以及跨里海路线(通过里海的多式联运中转)。

南北国际运输走廊(ITC)呼应了16世纪特维尔商人阿法纳西·尼基丁的远行,他的旅程被记录在《三海游记》中。该走廊作为一条物流经线,将北欧与印度洋通过俄罗斯领土相连。与传统航线(如苏伊士运河)相比,该走廊的显著优势在于可将运输时间缩短30–40%。

当下,要有效推动南北运输走廊项目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稳定的货运基础,并为货主打造具有韧性、以客户为导向的集装箱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可预测的运输时刻表,确保透明的关税和定价政策,并与各国铁路和港口系统实现对接,同时充分考虑当前的数字化趋势(即“国家数字运输与物流平台”,简称 GosLog)。

在讲话中,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强调了在印度“印度制造!”国家计划框架下开展高速电力列车生产合作的前景。此举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政府高度重视的“自力更生印度运动”(Atmanirbhar Bharat Abhiyan)中所提出的实现技术主权的目标相契合。印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体,已成功超越地区性的发展议程,正积极推动与友好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济与产业合作。根据印度外长S. Jaishankar的介绍,印度在2015年至2024年间已在非洲实施了220多个工业与交通项目,且近期还计划推进额外的100个项目。因此,我们在进口替代与技术主权方面的发展战略轨迹与印度“自力更生印度运动”的契合,具有象征性意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合作,直接支撑了运输走廊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双方共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北方海航道与南北运输走廊的无缝衔接

俄罗斯目前正鼓励印度不要将北方海航道与南北运输走廊视为竞争对手,而应将其看作互为补充的路线。鉴于全球过境区域正面临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变化,在两国之间运输关键原材料、食品及工业品时,通过在俄罗斯领土及北极纵向贯通的运输通道实现多样化将为货物安全提供更多保障,并为全球南方和东方国家的粮食与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南北运输走廊主要作为“陆海”多式联运体系中集装箱运输的一条重要通道,而北方海航道(更广义上包括跨北极运输走廊)则主要承担资源运输功能,可更快、更低成本地将碳氢化合物及其他原材料运往亚洲。对于正在评估利用北方海航道经济可行性的印度来说,与俄罗斯合作不仅意味着获取新的能源运输通道选择,也提供了一次在竞争激烈的海运航线上实现多元化的战略机遇。

通往成功物流未来的挑战

在实现运输走廊无缝衔接、打造欧亚大陆交通物流骨干网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凸显出多学科协同的重要性。第一重挑战来自于参与南北运输走廊协议的12个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可参考2010年《阿什哈巴德协议》)。这些国家不仅在交通运输改革的深度与国家技术自主程度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程序性一体化方面水平偏低。边境与海关管制流程、交通数字化进程不一致、各国运输专业能力不足,以及影响运输系统兼容性的多方面差异,都使该项目变得复杂且多维。第二重挑战与基础设施限制相关。当前极需对里海地区的港口进行根本性现代化改造,提升铁路枢纽与集装箱码头能力,建立新的铁路轮渡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在连接走廊沿线建设现代化的多式联运交通与物流枢纽。第三重挑战涉及融资机制的构建。在不友好国家制裁压力下,引入投资面临困难。这要求建立灵活的支付框架,既能纳入本国货币,也能采用替代性支付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金融科技的创新成果。

必须指出,高纬度航线本身也面临一些固有问题:如破冰船支持带来的高昂成本、对物流支撑点的建设需求、北极东部常常难以预测的冰情状况,以及永久冻土层退化等。然而,俄罗斯在这一领域仍然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这得益于其对破冰船舰队的垄断地位,以及由国家交通和能源领导者——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所提供的制度性领导力。

未来有什么?

对俄罗斯而言,印度同时参与这两个项目,意味着“南北走廊”将被确立为欧亚大陆的领先交通倡议,既能成为沿线各国国家交通与物流体系的枢纽,又将进一步提升俄罗斯在波斯湾地区的影响力。通过这一合作,各方不仅能够实现进出口流向的多元化,还能够节省时间与物流成本,并减少对日益不稳定的传统欧洲航线的依赖。

对印度而言,推进这些项目将意味着其作为交通大国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通过利用多元化运输通道并获取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印度能够绕开拥堵的海上航线,从而在与欧洲及欧亚地区的贸易中大幅减少时间和资源消耗,预计在该倡议实施的前三年内即可对印度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从长远来看,印度有望同时成为两条跨大陆运输走廊的关键战略运输与物流合作伙伴,巩固其作为“全球物流参与者”的角色。

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流框架。随着与北方海航道的实际融合,这一超级走廊作为友好国家间合作的地缘经济平台,其作用正日益凸显,运输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提升竞争力与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此外,南北运输走廊与北方海航道的联通,为俄罗斯与印度开辟了一系列独特机遇,既包括能源流向的多元化,也包括工业附加值链的共同打造。


Read next content